查看原文
其他

喜讯!《“的”的性质与功能》获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第二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的评奖工作已于2020年10月30日结束。今年共评选出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四项,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完权的专著《“的”的性质与功能》被评为二等奖

沈家煊先生特为此书作序。今刊此序,以飨读者。





完权同志曾经是一名有经验的中学语文教师,他在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到我这儿从事博士生的研究,初次交谈中发现他对认知语言学的新进展“入场理论”有很深入的了解也很感兴趣(见本书第一章和附录对这一理论的介绍),当我把我对“鸟之将死”中“之”的看法跟他交流时,他很快领会并且跟“入场理论”联系起来,于是有了我们合作的一篇文章《也谈“之字结构”和“之”字的功能》。后来他的博士论文就以“的”以及“的”和“之”的比较做主题。他是那种只需给他一个提示就能主动的运转起来并且运转得很好的人。

这本书虽然以他的博士论文为基础,但是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不少章节重新改写,这是因为在这期间他的研究工作又让他取得了不少新的认识。大致的轨迹是从“参照体—目标”这个初级认识阶段进入“认知入场”的认识阶段,现在又进入“社会认知和在线处理”这个新的认识阶段。研究的对象也从短语中的“的”扩展到句末的“的”,从句子扩展到语篇。

完权对“的”的研究过程跟我近年来在“词类类型学”内对汉语词类系统(特别是名词和动词的关系)的重新探讨是同步进行的,互相都从对方获得启发,并产生观点共鸣的喜悦。这种共鸣特别体现在本书的最后两章。

作为现代汉语最常用的虚词,“的”的性质的认定无疑关系到对汉语语法整个格局的认识。作者究竟对“的”的多种用法作出一个怎样的统一定性,就请读者自己通过阅读来找答案。希望这本书能对汉语语法研究的推进和语法理论的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




图书信息


《“的”的性质与功能》

完权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此书


本书围绕“的”的性质与功能展开讨论,秉承认知与功能学派的基本理念,并更加注重即时语言加工过程中和语境相关的社会认知因素,即认知的在线性和社会性。在沈家煊先生提出的汉语词类包含模式的基础上,从“的”字结构是参照体–目标结构这一理论原点出发,针对不同论题,选取相应的研究方法,尝试系统回答“的”字研究中的种种问题。


作者简介


完权,男,回族,1972年生,江苏省镇江人。硕士就读于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2010年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句法语义研究室副主任。博士论文《“的”的性质与功能》入选2012年度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并于2013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当代语言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研究取向以认知功能学派的基本信念为立足点,兼顾类型学、历史语言学乃至形式句法的某些方法。当前的研究兴趣集中于汉语词类包含模式和汉语句式的关系、基于用法的语法研究、语用法的语法化、消极修辞和语法、言语互动研究、定语助词的跨语言比较等方面。

目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从参照体结构到认知入场 

1.1 “参照体–目标”结构式 

1.2 入场 

1.3 直指的主观性和入场元素的语法属性 

1.4 主观识解 

1.5 类型和实例 

1.6 名词短语入场 

1.7 小句入场 

1.8 认知入场的个性 

第二章“的”的认知入场作用 

2.1 区别与描写之争 

2.2 走出术语的迷局 

2.3 “的”的认知入场作用 

2.4 答疑区别与描写之争 

2.5 名词语的认知入场和各类定语的关系 

2.6 小结 

第三章 从“复合词连续统”看“的”的隐现 

3.1 问题 

3.2 继承 

3.3 复合名词的在线整合 

3.4 复合名词连续统 

3.5 应用 

3.6 小结 

第四章 语篇中的“参照体–目标”结构式 

4.1 材料与问题 

4.2 定中关系是“参照体–目标”关系 

4.3 “的”在“参照体–目标”结构式中提高指别度 

4.4 “参照体–目标”关系链 

4.5 余论与小结 

第五章  指示词定语漂移的篇章认知因素 

5.1 问题 

5.2 语篇 

5.3 认知入场中的当前话语空间 

5.4 分析 

5.5 不是例外 

5.6 小结 

第六章  事态句中的“的” 

6.1 事态句不是什么 

6.2 事态句是什么 

6.3 “的”的功能 

6.4 结论 

第七章 从“词类功能专门化”看“的”和实词的关系 

7.1 问题 

7.2 跨语言的词类划分标准 

7.3 “的”和形容词的关系 

7.4 “的”和方式副词的关系 

7.5 余论:“的”的分合 

第八章  作为后置介词的“的” 

8.1 中心语问题的症结 

8.2 “的”和-’s的差异 

8.3 “的”和of的共性 

8.4 语类理论新进展 

8.5 “的”满足中心语的语义要求 

8.6 后置介词方案 

第九章  从“的”到“之” 

9.1 诸说检讨 

9.2 “之”和“之”字结构的性质 

9.3 “之”的作用:提高“指别度” 

9.4 对文本作仔细的分析 

9.5 余论:再谈可及度 

第十章  “领格表受事”的认知动因

10.1 经典评析

10.2 归因辨析

10.3 比较分析

10.4 动因探析

10.5 结论和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入场”的认知科学背景 

后记

专家评审意见(张敏)

专家评审意见(袁毓林)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201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完权先生《“的”的性质与功能》(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版),继而又于2018年出版了《“的”的性质与功能(增订本)》(中国语言学文库第三辑版)。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补入了作者新的研究成果——第十章“领格表受事”的认知动因,于内容、结构都做了进一步完善。



丛书信息



“中国语言学文库”(第三辑)


商务印书馆2002年设立语言学出版基金,用于资助对汉语、汉字或中国境内其他语言文字的现状或历史进行调查研究有贡献的中国学者。基金主要资助“中国语言学文库”的出版。文库共分四辑,其中第三辑——中青年语言学者专辑是目前出版的重点。目前,第三辑已出版作品见下。


(上下滑动浏览已出版作品)


刘丹青  《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
郭锐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修订本)
万波  《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
曹志耘  《南部吴语语音研究》
杨荣祥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
张民权  《宋代古音学与吴棫〈诗补音〉研究》
万献初  《〈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
刘子瑜  《〈朱子语类〉述补结构研究》

李明  《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
李晋霞  《现代汉语动词直接做定语研究》
张国宪  《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
张小艳  《敦煌书仪语言研究》

高永安  《明清皖南方音研究》
陈前瑞  《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 

张伯江  《从施受关系到句式语义》

柯航  《现代汉语单双音节搭配研究》
石锓  《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
史金生  《现代汉语副词连用顺序和同现研究》

周韧  《现代汉语韵律与语法的互动关系研究》
姜南  《基于梵汉对勘的〈法华经〉语法研究》
王健  《苏皖区域方言语法比较研究》
孙德金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研究》
史文磊  《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考察》

郑伟  《吴方言比较韵母研究》

方梅  《浮现语法:基于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
完权  《“的”的性质与功能》(增订本)

施春宏  《形式和意义互动的句式系统研究——互动构式语法探索》
徐宇航  《潮州方言一百多年来的音韵演变》

张定《汉语多功能语言形式的语义图视角》

刘君敬《唐以后俗语词用字研究》

吴波《江淮官话音韵研究》




往期回顾


喜讯!《贵州晴隆长流喇叭苗人话》获吕叔湘语言学奖一等奖!

重磅!《古音汇纂》获评2020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

“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立足当代语言生活 服务国家语言事业

为脱贫攻坚贡献语言之力——2020扶贫日语言扶贫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微观深圳之窗,远眺特区之城

《微观深圳》|胡野秋:我与一夜之城的一世情缘

2020年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评审工作启动

那些年,我们入选外译推荐选题目录的语言学著作

窦桂梅 | 《新华字典》,打开一代代人生辞海的大门

“国民字典”出新版,《新华字典》编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辞源

教师工具书

学生工具书

新书

中国辞书学会

佳文摘选

语言天地

书单

博士姐姐小课堂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



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